2019年3月30日
常言道:「求学不是求分数。」现在做老师,教授书本知识只是基本功,最重要是关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启发他们思考做人的道理。
儿童发展基金连续第三年与香港教育大学(下称「教大」)合作举办「小老师教室」增值活动。活动得到香港基督少年军、城市睦福团契、东华三院屯门综合服务中心、仁济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张煊昌中学及仁济医院罗陈楚思中学的学员踊跃参与,在教大学生带领和指导下参观校园、备课及扮演「小老师」,向其他参与学员授课。
活动更邀请了现职通识科老师的教大校友尹卓彦先生,与学员分享他为人师表的喜乐。尹Sir的教学足迹遍布Band 1至Band 3、离岛及巿区、全日制及夜中学等。执教鞭已有十个寒暑的尹Sir认为,纵然工作上遇到不少挑战,但看见学生因为自己的影响而有正面转变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尹Sir说:「回顾过往的教育工作,最难忘是任教一所正在缩班的中学。当时与我同期入职的多名老师因此而相继失去教席,而我是当中最后一个离任该学校的老师。我很喜欢陪伴学生成长,虽然前境不明朗,但更使我愈发珍惜与学生相处。师生关系如同朋友,学生会跟我倾诉心事,亦会问我学业和职途上的意见。或许是因为我一直努力尝试突破教学困境,感染了一班中六学生也竭尽全力应付公开考试,最终大家创造了开校以来最佳的成绩。尽管我随即离任,但与学生一起向目标奋斗、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日子是很深刻,辛苦得来却体现出教育的意义。」
现在尹Sir于一所夜中学任教,发现半工读学生下班后仍要兼顾学业,身心俱疲,于是成立了「半读工房」,期望能出一点力帮助有需要的学生。
有参与学员表示:「从没想过当老师每天需要处理这么多事务,除此之外还要抽空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少一些心力也不行。这次活动增加了我对老师这行业的理解,亦令我对老师多了一份感激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