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四位兒童發展基金學員吳際政、方詠茹、蔡頌琦及黃焯盈獲營辦機構推薦申請參加由紫荊青年商會及惠家慈善基金合辦的「2016亞洲青少年交流計劃」。經過兩個回合的面試,他們成功脫穎而出,連同六位來自不同學校及非政府機構的青少年,一同代表香港前往馬來西亞檳城進行一個為期六日五夜的文化交流。計劃旨在帶領他們走出香港,豐富人生閱歷。
整個交流計劃除了集合30位來自香港、印尼、台灣、韓國及日本的團員之外,馬來西亞當地也有30多位學生一同參與。行程安排了多項活動,以促進團員互相認識和學習,提升個人的語文能力和溝通技巧,例如分享各國美食的「文化交流國際夜」、農場體驗學習和學校探訪等。各人更獲安排與當地家庭共住三天,親身感受馬來西亞的風俗和生活。四位學員坦言,旅程帶給他們無數的「第一次」。
現為中四學生的焯盈是四位兒童發展基金學員中較年長的一位,此行除了讓她對未來升讀大學有新想法外,亦是一個試練勇氣及突破自我的機會。焯盈分享了與各國團員相處的經歷。「在每晚的營舍生活中,同房的交流生也會聚在一起談天,十分歡樂,但我因擔心自己的普通話說得不好而沒有主動加入。有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團員知道我的心事後,便積極地用英語和我交談。看到她如此重視和我的溝通,第三個晚上我亦鼓起勇氣主動參與其中。直至現在,大家仍互有聯絡呢!」除此之外,焯盈從來自台灣的團員那裡得知一些升讀當地大學的資訊,覺得當地大學也相當適合自己,可作為日後升學的一個選擇。
頌琦出發前期望藉著旅程了解馬來西亞當地的文化,以及學習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團員共處。首度外遊的她分享了自己學會包容宗教及文化差異的經歷。「交流團中,我認識到一些來自印尼的學生,他們信奉伊斯蘭教,每日均需要祈禱五次。起初大家對此都有點兒不習慣,但相處下來後,漸漸明白彼此應互相尊重和接納大家在宗教和文化上的差異。明白到這點後,大家都努力配合,耐心等候,待他們祈禱儀式完結才繼續進行小組活動。」
同樣是第一次外遊的詠茹表示,旅程帶給她很多挑戰及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活動當中有一「突擊」環節令她至今難忘。「出發前,我預備了一篇英文講辭,於行程第二天晚上向大家介紹香港風俗。可是,這環節並沒有如期進行。到行程最後一天,當大家以為這環節已經被取消之際,我們竟被要求上台作演講。在缺乏心理準備下,戰戰兢兢的我最終也順利過關了,自信心因此而提升了不少!」
詠茹亦分享了融入寄宿家庭生活的點滴。「我獲安排與另一位來自印尼的團員寄宿在同一家庭。這個家庭雖然不算富有,但不減他們招待我們到處吃喝及參觀的熱情,令我十分感動。由於家中沒有電視的關係,每晚大家反而多了時間溝通,增進了彼此的關係。」旅程完結後,詠茹仍與寄宿家庭及其他團員保持聯絡。她表示有興趣於今年暑假換個角色,成為香港的寄宿家庭,接待來自新加坡的交流生。
從未試過外遊的際政表示,出發前他只知道馬來西亞天氣酷熱,親身走進這地方後,才發現當地人的「熱情」才最令人難以忘懷。際政說:「大會於『國際夜』為每個國家的團員安排了一個攤位,讓眾人可分享由家鄉帶來的食物。當地的學生準備了多款如喇沙、刨冰等地道食品,還盡地主之宜,主動為我們介紹當地文化。他們的待客之道非常值得學習。」經過此行,際政希望可運用自己在兒童發展基金計劃內的「目標儲蓄」參與更多交流計劃,認識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